4月29日,國際動力署在《2021年全球電動轎車展望》陳述中說,盡管疫情引發(fā)了經(jīng)濟衰退,但2020年新登記的電動轎車創(chuàng)紀錄,同比增加41%, 到達300萬輛。
全球轎車市場在2020年萎縮了16%,相比之下,電動轎車的微弱勢頭延續(xù)至今,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電動轎車銷量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了約140%,得益于我國約50萬輛和歐洲約45萬輛轎車銷量。美國銷量比2020年一季度增加了兩倍以上,盡管基數(shù)要低得多。
2020年全球道路上的電動轎車數(shù)量超越了1000萬輛,別的還有約100萬輛電動貨車,重型貨車和公共轎車。
國際動力署報道,在2020年新車注冊量為90%的全球前20大轎車制造商中,有18家現(xiàn)已表示方案擴展其車型組合并迅速擴展輕型電動轎車的產(chǎn)量。電動重型車輛的車型可用性也在擴展,四家主要的貨車制造商都表明了未來完成全電動。
2020年,全球約有370款電動轎車,比2019年增加40%。我國具有的轎車品種最多,但在2020年,歐洲車型數(shù)量增加最快,增速到達兩倍多。
2020年,歐洲初次超越我國,成為全球電動轎車市場的中心。歐洲的電動轎車注冊量增加了一倍以上,到達140萬輛;我國的電動轎車注冊量增加了9%,到達120萬輛。
依據(jù)目前的趨勢和政策,預(yù)計到2030年,全球道路上的電動轎車,廂式貨車,重型貨車和公共轎車的數(shù)量將到達1.45億輛。假如各國政府加快完成凈排放,全球車隊將到達2.3億輛。
到2020年,全球政府在電動轎車的直接購買鼓勵和稅收減免上花費了140億美元,同比增加25%。盡管如此,政府鼓勵辦法在電動轎車總開銷中所占的份額從2015年的約20%下降到2020年的10%。
政府開銷的增加悉數(shù)在歐洲,許多國家通過鼓勵方案恢復(fù)經(jīng)濟,這些方案刺激了電動轎車的出售。 在我國,因為對鼓勵方案的要求越來越嚴格,政府開銷有所削減。